- “量子世纪(2025)”启动 拉近公众与“量子”的距离 2021-04-18 点击:270 评论:0
- 未来智能走向何方?人有人的用途,机有机的用处 2021-04-18 点击:346 评论:0
- 什么是放射性?核辐射污染有何影响? 2021-04-18 点击:423 评论:0
- 人工智能从“大炼模型”到“炼大模型” 2021-04-16 点击:259 评论:0
- 世界最大“人造太阳”气体注入系统复合管道全部制造完成 2021-04-14 点击:220 评论:0
- “中国天眼”向全世界邀约:一起观宇宙 2021-04-14 点击:800 评论:0
- 加点石墨烯,这些产品变“神奇” 2021-04-14 点击:230 评论:0
- 西南大学发布人工智能领域新算法 2021-04-09 点击:278 评论:0
- “中国天眼”全球开放说明了什么 2021-04-09 点击:376 评论:0
- 极其罕见:NASA这次冒着违法的风险也要跟交换中国数据 2021-04-01 点击:406 评论:0
一百年前的普朗克怎么也想不到,当年他发现的“量子”仍稳坐金字塔尖,距离走进普罗大众尚需时日。 历经百年发展,量子力学的关注度及应用越来越广。对于这一深奥、晦涩、...
当今最好的人工智能程序到底有多智能?它们是如何工作的?能做些什么?我们有必要担心机器比人类聪明且将很快夺取我们的工作吗?以上这些问题都颇受人们的关注。 “广义歌德尔定理” “GE...
一说到“放射性”,我们的第一个反应可能是超级英雄——在城市里飞来飞去,变身成火球人或者像浩克一样的坏脾气大家伙。或者,你脑海中还会浮现出核事故之后的黑暗世界末日景象。 但是,在1...
人工智能可以分为几个发展阶段:基于数据的互联网时代、基于算力的云计算时代,以及接下来可能将进入的基于模型的AI时代,这相当于把数据提升为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未来,研究人员可以直接在...
科技日报讯 4月10日,由中核集团中核二三承担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气体注入系统复合管道产品制造项目在广东惠州全部完成,最后一批产品将于近期运往法国。该项目的完成,是...
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的“中国天眼”,简称为FAST,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综合性能是其他射电望远镜的10倍以上,能够接收到100多亿光年以外的电...
视觉中国供图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新材料,它轻如空气,又坚比钢铁。有了石墨烯,可弯曲折叠的屏幕、更薄更耐用的电池、更小的处理器都不再是幻想。 ...
科技日报重庆4月1日电(记者 雍黎)4月1日,记者从西南大学获悉,该校数学与统计学院王建军教授团队在人工智能领域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论文《基于二值测量的稳健低管秩张量恢...
3月31日起,“中国天眼”面向全球开放,各国科学家均可提出申请,经审核后使用“中国天眼”开展观测和研究。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是我国独有的珍贵科学...
2021年1月至3月,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就交换火星探测器轨道星历数据举行多次会谈及交流,以确保火星探测器的飞行安全。这个新闻让很多人大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