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培建:中国只要去做,10年内能做到去小行星采矿 2017-05-10 点击:346 评论:0
- 袁隆平:海水稻技术可增1亿亩良田多养活8千万人 2017-05-10 点击:341 评论:0
- 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吴文俊院士逝世 享年98岁 2017-05-08 点击:311 评论:0
- 院士为科研拿自己做实验 身体注入7.1万伏静电 2017-05-06 点击:298 评论:0
- 中科院院士潘建伟:中国量子计算将如“雨后春笋” 2017-05-04 点击:360 评论:0
- 海底真空隧道列车:理论时速2000公里 2017-04-27 点击:274 评论:0
- “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中国10年内可实现载人登月 2017-04-24 点击:312 评论:0
- 嫦娥五号先于嫦娥四号发射 将首次“快递”月壤 2017-04-24 点击:259 评论:0
- 启动临床项目:中国干细胞研究跻身世界前列 2017-04-17 点击:237 评论:0
- 袁和平:为何2020年左右我国才发射火星探测卫星? 2017-04-01 点击:348 评论:0
来源:科技日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著名空间飞行器总体、信息处理专家叶培建院士5月8日表示,小行星资源开发必将是未来航天发展方向之一。“我国只要去做,10年内就能开展示范性工程;要...
(原标题:袁隆平:海水稻新技术可为我国增1亿亩良田 多养活8000万人口) 5月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出席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揭牌仪式,他表示,用稻作改良技术改造盐碱地和滩...
来源:科学网吴文俊先生 资料图 美国《亚省时报》快讯: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邵逸夫数学奖得主吴文俊先生,5月7日晨在北京医院...
刘卫东摄 [专家小传] 刘尚合,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静电安全工程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中国静电研究与应用重大贡献奖和何梁何利基...
中新社上海5月3日电题:潘建伟:中国量子计算将如“雨后春笋” 47岁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再一次站在聚光灯下。5月3日,他代表团队在上海宣布两件关于量子的...
来源:科技日报资料图 4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国彪、乐嘉陵和众多专家不约而同来到舟山普陀。他们都为世界第一条跨海真空悬浮隧道而来,对跨海旅游真空飞行巴士进...
4月22日消息,今年底,“嫦娥五号”将带月球样本返回,完成“探月”的最后一小步。中国人何时“登月”?4月22日,“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在武汉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只要...
“嫦娥五号已经获批今年先发,嫦娥四号计划明年发。”年过八旬的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每每讲到“嫦娥”,总是远远不止让小朋友惊喜。他昨天在沪透露,今年“嫦五”任务...
来源:科技日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4月1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我国正式启动世界首批基于配型开展的多能干细胞分化细胞临床移植研究项目。中科院院士周琪说:“这表明中国的干细胞及转...
(原标题:袁和平答疑网友:为何2020年左右我国才发射火星探测卫星?)资料图 新华网北京3月31日电(陈梦瑶)日前,央视新闻频道《面对面》栏目播出了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火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