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历史考古
探索太阳系
自然地理
生命与医学
奇闻灵异
探索宇宙
UFO与外星人
科学前沿
探索热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考古
> 内容
政事希特勒血洗冲锋队之谜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6/11/15 20:08:47
杀人狂希特勒草菅无辜并不奇怪,但是1936年6月30日凌晨,曾为混世魔王希特勒上台执政立下汗马功劳的冲锋队在一串机关枪的猛烈扫射之后随即在“世间蒸发”,遭受到了同样的噩运。以参谋长罗姆为首的冲锋队对希特勒来说不可不算是自己人。那么对自己人为何还要下此毒手?对此研究者们进行了不少考察,大致归纳出以下一些原因:
其一,冲锋队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所以,无论用什么途径,冲锋队必然会从历史舞台上退出去。
其二,希特勒与罗姆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矛盾,既可以说是患难之交,但两人同时又有很大分歧。
罗姆在希特勒上台后,不仅加紧发展冲锋队,而且叫嚷着进行“二次革命”,建立真正的“民族社会主义”国家。他的这些企图使纳粹政权无法容忍,希特勒便考虑着如何把冲锋队解决掉。
其三,冲锋队与党卫队的斗争。于1925年成立的党卫队,即黑衫党,原是冲锋队的下级组织,作为希特勒铁杆卫队的党卫队,在冲锋队膨胀的同时亦迅速发展壮大。在争权取宠的竞争中这两支政治力量必然会发生矛盾冲突,特别从1929年希姆莱担任党卫队全国首领后,双方的矛盾更为激化。
其四,冲锋队不被国防军所容。德国军队在一战后受到限制,在冲锋队成立之初陆军方面出于使德国武装起来的目的,对冲锋队采取的是扶持态度,把它作为后备军。但随着罗姆想要取代国防军的意图的日益暴露,军界意识到其特权受到了威胁。部长勃洛姆堡强烈要求希特勒对冲锋队给予一定的限制,把冲锋队排斥在武装部队之外,只把国防军作为“武器的惟一持有者”。希特勒在决定如何取舍二者的过程中,按理说应较为偏袒他的发迹资本冲锋队,但这样做有两大棘手的问题:一是若保留庞大的冲锋队,他将很难向欧洲各国作出恰当解释,他的外交将因此而陷入难堪境地;二是如果把国防军得罪了,继承危在旦夕的兴登堡的总统职位的野心就难以达到。所以,经再三权衡希特勒最后决定让冲锋队牺牲掉。事实上在血洗冲锋队之前,希特勒已得到了军界将支持他继任总统的承诺。
于是希特勒便以冲锋队阴谋“二次革命”为借口,顺水推舟地将除掉惹是生非的冲锋队和取悦资产阶级这两个目的在政治清洗中“毕其功于一役”。毫无疑问,上述四点都是事件背后的原因,但最后真正促使希特勒下定决心、付诸行动的又是由何事直接引发的呢?火药桶之导火索何在?由何人直接引爆?历史学家们还在孜孜不倦以求之。
上一篇:
政事美国如何安排“保护总统计划”
下一篇:
政事列宁下令枪杀了尼古拉二世吗
最新更新
09-21
●
2.5亿年前,发生在二叠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到底有多可怕?
09-05
●
古埃及木乃伊的“永恒香气”揭秘
07-29
●
最新发现:云南虫不是脊椎动物
07-28
●
蒲松龄的《罗刹海市》作品探秘
12-19
●
200万年前环境DNA重现古老生态系统
热门推荐
01-08
●
古代女人与动物性交:汉灵帝养狗与宫女交配
01-08
●
貂蝉墓惊天大秘曝光 貂蝉女尸体内竟有男人精液震惊!
01-08
●
汶川地震阴兵借道事件真相揭秘 震惊世界!
01-08
●
美女图片被P收录色情网站 男友看到欲分手
03-07
●
鲁班书为什么被称为禁书?和上卷没关系,下卷中记载的内容太诡异
移动端首页
|
PC端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来自网络和网友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Email:wlcz_8@163.com 站长QQ:17893691
2023© by Qi Mobile Web
杀人狂希特勒草菅无辜并不奇怪,但是1936年6月30日凌晨,曾为混世魔王希特勒上台执政立下汗马功劳的冲锋队在一串机关枪的猛烈扫射之后随即在“世间蒸发”,遭受到了同样的噩运。以参谋长罗姆为首的冲锋队对希特勒来说不可不算是自己人。那么对自己人为何还要下此毒手?对此研究者们进行了不少考察,大致归纳出以下一些原因:
其一,冲锋队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所以,无论用什么途径,冲锋队必然会从历史舞台上退出去。
其二,希特勒与罗姆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矛盾,既可以说是患难之交,但两人同时又有很大分歧。
罗姆在希特勒上台后,不仅加紧发展冲锋队,而且叫嚷着进行“二次革命”,建立真正的“民族社会主义”国家。他的这些企图使纳粹政权无法容忍,希特勒便考虑着如何把冲锋队解决掉。
其三,冲锋队与党卫队的斗争。于1925年成立的党卫队,即黑衫党,原是冲锋队的下级组织,作为希特勒铁杆卫队的党卫队,在冲锋队膨胀的同时亦迅速发展壮大。在争权取宠的竞争中这两支政治力量必然会发生矛盾冲突,特别从1929年希姆莱担任党卫队全国首领后,双方的矛盾更为激化。
其四,冲锋队不被国防军所容。德国军队在一战后受到限制,在冲锋队成立之初陆军方面出于使德国武装起来的目的,对冲锋队采取的是扶持态度,把它作为后备军。但随着罗姆想要取代国防军的意图的日益暴露,军界意识到其特权受到了威胁。部长勃洛姆堡强烈要求希特勒对冲锋队给予一定的限制,把冲锋队排斥在武装部队之外,只把国防军作为“武器的惟一持有者”。希特勒在决定如何取舍二者的过程中,按理说应较为偏袒他的发迹资本冲锋队,但这样做有两大棘手的问题:一是若保留庞大的冲锋队,他将很难向欧洲各国作出恰当解释,他的外交将因此而陷入难堪境地;二是如果把国防军得罪了,继承危在旦夕的兴登堡的总统职位的野心就难以达到。所以,经再三权衡希特勒最后决定让冲锋队牺牲掉。事实上在血洗冲锋队之前,希特勒已得到了军界将支持他继任总统的承诺。
于是希特勒便以冲锋队阴谋“二次革命”为借口,顺水推舟地将除掉惹是生非的冲锋队和取悦资产阶级这两个目的在政治清洗中“毕其功于一役”。毫无疑问,上述四点都是事件背后的原因,但最后真正促使希特勒下定决心、付诸行动的又是由何事直接引发的呢?火药桶之导火索何在?由何人直接引爆?历史学家们还在孜孜不倦以求之。